龙山新闻网

通讯员系统登陆

2021年4月12日   农历庚子(牛)年 三月初一
项目式教学让湘西文化“活”起来
2025-11-03 08:23:55          来源:龙山县第一中学 | 编辑:朱柯源 | 作者:王忠华 郭燕群 张平          浏览量:775

龙山县融媒体中心11月3日讯(通讯员  王忠华 郭燕群 张平)10月31日,一场别开生面的项目式学习成果展在龙山一中上演,学生们成为湘西文化的“主讲人”,展示了两年来项目式学习与湘西文化深度融合的实践成果。

木拱桥搭建PK

活动涵盖民俗文化、红色文化、里耶秦文化、土家建筑与土家语等。红色文化汇报是本次活动的亮点,学生根据龙山县本土红色故事,自编自导情景剧《红星照耀茨岩塘》,生动还原龙山县革命历史的峥嵘岁月,深植红色基因;秦文化专题中,学生身着秦服,演示传统礼仪,并展出“里耶秦简”仿制品,增强学生对秦文化的了解;建筑文化板块,学生展示了3D打印的土家凉亭桥模型,介绍榫卯结构细节;“木拱桥搭建 PK”环节,学生小组比拼木拱构件拼接,加深了对传统营造技艺的理解。

民俗文化展示中,同学们展示了自己制作的苗族银饰手工品,精美细腻,实现民族工艺在课堂上、指尖上的传承。此外,学生代表还讲解土家族织锦“西兰卡普”编织技艺,讲述图案中所融合的传统纹样、自然意象、神话传说。

一位参与织锦项目的学生说:“以前觉得‘西兰卡普’很土,现在却觉得很潮,才明白这里面藏着土家民族独特的审美。”

这场成果展的背后,源于龙山一中省级重点课题《湘西本土文化融入项目化学习的实践研究》,两年来,课题团队围绕新课标“文化自信”素养要求,立足湘西地域文化,系统梳理了90余项本土文化资源,开展20余次实地调研,并开发十多节重点研磨的PBL跨学科课程,最终构建出“资源挖掘—课程开发—课堂实践—成果展示”的实践模式。

“把孩子们从看热闹的旁观者,变成静下心来动手做的传承人和创新者,是我们的目标。”课题主持人总结道,她介绍,本项目的实践模式为民族地区学校如何用好身边的课程资源提供了范例。目前,已送教苗儿滩、洗车河、靛房等乡村学校,深受师生喜爱。接下来,计划在县域其他学校进行辐射推广,让湘西文化在更多课堂上“活”起来。

责编:朱柯源

一审:向波

二审:周娇

三审:张军

来源:龙山县第一中学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经授权后,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通知公告
部门
乡镇
要闻

  下载APP